垂直天梯也叫巨人梯,這是一個以兩人共同挑戰和團隊配合相結合的項目。 項目具有一定的難度和心理沖擊力,相對需要消耗較大的體力。想要獲得新稿, 就需要互相幫助,既要有甘為人梯的精神,也要做到吃水不忘打井人。
(一)項目概述
垂直
天梯也叫巨人梯,這是一個以兩人共同挑戰和團隊配合相結合的項目。 項目具有一定的難度和
心理沖擊力,相對需要消耗較大的體力。想要獲得新稿, 就需要互相幫助,既要有甘為人梯的精神,也要做到吃水不忘打井人。
247
H
(二〉場地器材
1. 室外:組合訓練架或磚項訓練架;
2. 長度不少于25米的10. 5毫米動力繩2條;
3.
40厘米
扁帶(繩套)6條,上保護點4條,下保護點2條;
4. D形鎖或0形鎖4把,用于上保護點,主鎖6把;
6. 保護學員用的手套6副。
(三) 學習目的
1. 全力以赴、合理分工、互相鼓勵、充滿信心、克服心理障礙是實現目標的 保障。
2. 培養學生的相互協作、不離不棄的共同體意識。
3. 體會團隊內部人員合理搭配對實現整體目標的價值。
4. 了解階段性目標對于實現ABC終目標的重要意義。
5. 學會共同探索、總結經驗與彼此傳授經驗對提稿整體工作效率的重要性。
6. 珍惜別人的幫助,懂得感恩是能夠繼續前進的無形助力。
(四) 布課過程
2. 保護組一同學習“五步收繩保護法”并要求主保護演示,每組有兩位副保 護。如果采用下方保護,要求保護者站在主繩左側,右手在8字環后。
3.
連接好安全裝備,接受隊訓
激勵后,按照要求2或3人一組,向上攀登,到 達課上要求的目標即宣告任務完成。
4. 在攀登過程中,可以利用的只能是橫木和隊友的身體以及團隊的智慧。
5. 保護者在不影響攀爬者活動的情況下適當收緊保護繩,但不得將繩繃緊。
(五) 安全監控
1. 有嚴重外傷病史,或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精神病、慢性病及并發癥或醫 生建議不適合做此類挑戰項目者,可以不做此項目。
2. 摘除身上穿戴的所有硬物。
3. 拓展教師親自檢查學員穿安全帶、戴頭盔、連接保護點的情況,并親自給 學員摘掛鐵鎖,掛鎖前應將保護繩的擰轉去除。
4. 發現學員拉拽胸前的保護繩及利用兩邊的鋼纜(鐵纜)、保護學員拉保護 繩幫助等情況時應立即制止。
5. 拓展教師在每位學生開始攀爬之前必須要求收緊保護繩,學生攀上ABC 根橫木前,教師應站在攀爬學生身后進行保護。保護繩應當跟緊攀爬者。
6. 確認學生攀爬前的站位,攀爬時如果繩交叉需要再次梳理清晰。
248
下篇拓饜訓練
7.天梯下禁止站人,學生完成挑戰下降時(可以組織其他非保護學員站在對 面將天梯固定或略拉向下降學員的另一側),禁止兩人同時下降。
(六) 項目控制
1. 布課時找ABC先挑戰的學生參與,邊演示邊講解,語點突出,邏輯清楚。
2. 鼓勵所有的學生參與挑戰活動,確認不適合參加此活動的學員的身體 狀況。
3. 適當建議和調整人員搭配,盡量不要把身體素質都很好的或者相對較差 的兩人分在同一組。
4. 講解保護裝備的正確穿戴方法,確保護具穿戴到位,反復強調保護到位。
5. 適時地給予鼓勵和指導,如:一個人踩著另一個人的腿先上去時,請踩在 大腿根部;上面的人抱橫木十指交叉扣緊;兩個人站在同一條垂直線上;下面的 人可以抓住上面人腰間的安全帶上去等。•
6. 對于非體能原因準備放棄的學生,利用“層遞效應”設定階段性目標進行 嘗試。
7. 拓展教師不得和學員一起攀爬,不允許學員嘗試一個人攀爬,注意下降時 的安全。
8. 必須將保護學生安全放在首位,學生身體反應明顯不適合挑戰時不可 強求。
(七) 回顧總結
1. 對所有學生完成挑戰任務給予鼓勵。
2. 鼓勵每一名同學都講一講自己的感受并給予肯定。
3. 總結分組與搭檔和完成任務之間的關系,相互合作的重要性,有些時候任 務是一個人無法完成的,要正視這種事實的存在。
4. 對ABC先挑戰的學員的選擇與他們的努力給予肯定,ABC組學員總結的經 驗對于隨后挑戰的學生的價值與影響,成功在于成功模式的不斷復制與改善。
5. 不同人爬上去時的先后順序與技巧分析,信心和鼓勵對完成挑戰的影響。
6. 階段性目標對于實現ABC終目標的重要意義。
7. 珍惜別人的幫助,懂得感恩是能夠繼續前進的無形助力。
8. 經過艱苦努力登上髙峰時的成就感。
9. 有時候互相幫助是基于共同利益,有時是彼此的需要,有時候又會是什
么呢?
可參照的典故:一個人想要了解天堂和地獄的差別,他透過地獄的窗戶看到 里面的人圍坐在一桌美味佳肴前,手持一根三尺長筷,夾起飯菜卻無法送人自己 口中,而天堂里每一個人都在吃著對方遞到嘴里的飯菜。
249
戶外運動與拓塍訓《